【文学趣味?创意问答】殉情

摄影后期:Zz摄影工作室

杂文随笔

原创文字:圳……
随笔?殉情(上)
文/圳……

多年前,刚从浙江松阳等地采风回到上海,就感觉内心有种写作冲动,急不可待,一口气在各类平台上写下有关张玉娘事迹系列散笔数篇,起因是在当地看到了一出历史人物的越剧《张玉娘》,故事情节非常感人,之后几天不能释怀。

现代词学家唐圭璋在谈到这位南宋女词人时曾经这样说:“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

关于张玉娘,有不少人热衷于将她去和梁祝做比较,而梁祝文化在数千年神话浸透中早就破茧化蝶而似乎失去了原来的模样,但张玉娘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里的传奇笔墨也都是真实可信的,只不过被深深淹没在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长河里了。
那年年底的文界座谈会上,一位年轻的社会学者听完我对张玉娘故事叙述后说:假如你认为这种殉情是一种高尚品质,那这样的“高尚”如今已不复存在了。我当然知道他指的社会现象无关更多的道德理论,只是在客观表达时代观念不同罢了。

杂文随笔

多年后的今天,再来写张玉娘,我依然被她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着,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前的很多情感故事是相当好听且不会过时的,所以,不妨再来听一次我知道的张玉娘的故事。

杂文随笔

张玉娘和沈佺是同一天降临在这个世界的,由于门当户对,两家按照传统习俗制定了娃娃婚约,这仿佛是上苍赐给世间诠释真情的一对儿女,只是这段爱情亟需生死考验,并且是以人间悲剧形式来上演的。

杂文随笔

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几乎所有人试图走进其间的时候难免若有所思,缠绵缱绻,交织于心的故事核心人物起初是沈佺,原因是沈家在后来几年里走向衰落。生活不易让顾及家庭的沈佺决定放弃考取功名在家务农。

沈佺此举着实让张家大为不满,于是张家向沈家提出解除婚约。失去功名意味失去爱情,同时也激发了沈佺内心重拾门庭光宗耀祖的斗志,毕竟祖上宋徽宗时期状元及第曾经风靡整个松阳地区。沈家人决心倾其所有,助儿赴京赶考。

贫穷以及雨季气候等造成的原因使得行程漫漫,举步维艰,当日夜兼程车马劳顿赶到京城时,沈佺的整个人已身心俱疲,但那纸张家所写“欲为佳婿,必待乘龙”的婚约,是他奋不顾身抱病坚持应试的动力和源泉。
所幸的是他凭借自身才华博取到了功名,消息传到松阳那天,街市上下欢欣鼓舞,仿佛先祖状元沈晦泉下有知。沈佺科举金榜提名直达殿试,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张玉娘,瞬间美好的遐想让她再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紫香囊》写下了痴情女子的无限情怀。

杂文随笔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然而当她知晓沈佺身患伤寒,病情日益加重,在等待皇命的日子里心头最大的愿望不是赐官拜封,而是能见上自己一面,张玉娘心彻底碎了,当即写下“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誓言快马送往京城。悔恨交加,当初不该任由父亲步步逼迫。

杂文随笔

沈佺收到此信当晚,奄奄一息的他再也无心等待即将到来的锦绣前程,所有金钱利益在张玉娘这句诺言面前变的毫无意义。自知性命不久,他毅然决然昼夜兼程赶往松阳,唯盼苍天有眼,成全自己与爱人的人世诀别。

年仅22岁的沈佺最终倒在了归途,生命弥留之际以泪写下了一首绝笔:

杂文随笔

隔水渡仙妃,清绝雪争飞。
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
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杂文随笔

沈佺的病故不过是一场世事无常,然而他的殉情带给张玉娘的将是今后五年无法面对和忍受的漫漫长夜,甚至谁都不能预料,无法想象,这场殉情的延续将是多么的惨不忍睹。(待续)
问题(一):文史称张玉娘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另三位是?

问题(二):沈佺的祖上文臣居多,其中有时称“三沈”之说,指的是?

杂文随笔

乐享运营主要分享网络推广相关知识
乐享运营 » 【文学趣味?创意问答】殉情